1、幼儿曹,听教诲:勤读书,要孝悌;学谦恭,循礼仪;节饮食,戒游戏;毋说谎,毋贪利;毋任情,毋斗气;毋责人,但自治。能下人,是有志;能容人,是大器。《王阳明家训》
2、美不美,乡中水;亲不亲,故乡人。《增广贤文》
3、一念不慎,坏败身家有余。《家诫要言》
4、人来相见,亦启禀然后往报之,此外不得出入一步。朱喜《与长子受之》
5、责己之心责人,爱己之心爱人。《赠广贤文》
6、饶人不是痴汉,痴汉不会饶人。《增广贤文》
7、大凡敦厚忠信,能攻吾过者,益友也;其谄谀轻薄,傲慢亵狎,导人为恶者,损友也。朱熹《朱子文集》
8、推此求之,亦自合见得五七分。见人嘉言善行,则敬慕而纪录之。朱熹《朱子文集》
9、百善孝为先。《赠广贤文》
10、积金千两,不如明解经书。养子不教如养驴,养女不教如养猪。有田不耕仓廪虚,有书不读子孙愚,仓廪虚兮岁月乏,子孙愚兮礼义疏。人不通今古,牛马如襟裾。周希陶《增广贤文》
11、复言者,施衿结缡,申父母之戒,欲使汝曹不忘之耳。马援《诫兄子严.敦书》
12、当少壮时,须体念衰老的酸辛。《赠广贤文》
13、传家两字,曰读与耕。兴家两字,曰俭与勤。安家两字,曰让与忍。绩溪《章氏家训》
14、宜未雨而绸缪,勿临渴而掘井。《治家格言》
15、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,欲静也;才,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慆慢则不能研精,险躁则不能理性。诸葛亮《诫子书》
16、立身作家读书,俱要有绳墨规矩,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。《家诫要言》
17、百年容易过,青春不再来。《增广贤文》
18、人生一日,或闻一善言,见一善行,行一善事,此日方不虚生。陈继儒《安得长者言》
19、父子之严,不可以狎;骨肉之爱,不可以简。简则慈孝不接,狎则怠慢生焉。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》
20、若吾儿坐食好物,令家人子远立而望,不得一沾唇齿,其父母见而怜之,无可如何,呼之使去,岂非割心剜肉乎?郑燮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》
22、有夫学者是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。《颜氏家训&勉学》
23、得意盎然,失意泰然。《增广贤文》
24、尊师而重道,爱众而亲仁。《赠广贤文》
1、士人读书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识,第三要有恒。有志,则断不甘为下流。有识,则知学问无尽,不敢以一得自足;如河伯之观海,如井蛙之窥天,皆无见识也。有恒,则断无不成之事。此三者缺一不可。《曾国藩家训》
2、儿好何须父业,儿若不肖空积。《续小儿语》
3、多读书达观古今,可以免忧。《家诫要言》
4、莫道君行早,更有早行人。《增广贤文》
5、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,荣身肥家,如世俗所尚,以夸市井小儿!王阳明《王守仁家训》
6、大参到任,必受知也。惟勤学奉公,勿忧前路。范仲淹《与诸子及弟侄》
7、匿怨而用暗箭,祸延子孙。《治家格言》
8、吾人生于天地之间,只思量做得一个人,是第一义,余事都没要紧。高攀龙《高氏家训》
9、良田百亩,不如薄技随身。《增广贤文》
10、年过四十,乃归供养,假田播殖,以娱朝夕。郑玄《戒子益恩书》
11、治家舍节俭,别无可经营。《家诫要言》
12、孤寡极可念者,须勉力周恤。《家诫要言》
13、如开笼放鸟而捕之,解缰放马而逐之,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!司马光《家范》
14、此日不再得,颓波注扶桑。跹跹黄小群,毛发忽已苍。愿言媚学子,共惜此日光。术业贵及时,勉之在青阳。行已慎所之,戒哉畏迷方。杨时《勉学歌》
15、人生幼小,精神专利,长成已后,思虑散逸,固须早教,勿失机也。《颜氏家训》
16、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。钱泳《履园丛话&治家》
17、能师孟母三迁教,定卜燕山五桂芳。《增广贤文》
18、钱财如粪土,仁义值于金。《增广贤文》